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东江纵队纪念馆简介

[作品介绍]


  作者:
叶凌
  来源: 原创
 

东江纵队纪念馆简介

总体设计/装饰及展览设计:叶凌

 

    深圳市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龙岗区坪山镇江岭村石灰陂,这里是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将军的故乡。坪山地区是当年是东江纵队重要活动地区。

、兴建纪念馆的原由

    东江纵队纪念馆由民间集资兴建(现已归属深圳市文物系统由龙岗区委宣传部管理)。发起人是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旨在将这一段历史告诉后人。从1998年1月联谊会发出倡议至2000年12月纪念馆开幕,在近三年的建设过程中,这个项目得到了深圳市、东莞市政府的支持,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得到了东江纵队在各地的老战士的捐助,得到了深圳各村镇的捐助、得到了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商界的捐助,得到了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捐助。

二、    规模及内容

    东江纵队纪念馆占地5,000平米,建筑面积1,500平米。由序厅、展厅、文物厅、烈士芳名碑组成。展厅按照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分为13部分。这个馆存有658 张历史照片、14幅油画、15副作战示意图;历史文献、电报,报纸,画刊,布告,讲演稿,票证,题词;一批流传于东江流域的历史歌曲;以及文物近百件,其中有些文物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这个馆以丰富的史实、翔实的资料记述了60年前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其跌宕起伏,可歌可泣如史诗一般地展示了东江流域人民爱国爱乡的传统和他们的子弟兵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

三、开馆及接待

2002年12月2日,深圳市东江纵队纪念馆在东江纵队成立57周年纪念日正式开馆,香港知名人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躯、东江纵队老同志袁庚为纪念馆揭幕。开馆两年来接待了来自本市、港澳和全国各地的参观者6万4千人。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到纪念馆参观,在签到薄上签名,并题词:“人民子弟,南粤之剑”。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来馆参观,并高兴地为纪念馆题词:“东江纵队的光辉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有些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带领儿孙到这里讲故事、讲传统。一些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也在这里举行。

深圳市高级中学在纪念馆举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挂牌仪式,随后,坪山中学等多所中小学也将纪念馆作为学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2日,是东江纵队58周年纪念馆日。深圳市委宣传部白天部长主持东江纵队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                                                                                           

      

四、流动展览

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于2002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组织深圳市十几家博

物馆在深圳大剧院广场举办流动展览,并启动“颂中华、爱深圳百场展览进校园”的活动。东江纵队纪念馆将馆内容浓缩于27块展版,参加了此项活动。随后,深圳市赛格广场观光展厅两次邀请东纵馆流动展览在其展厅展出。到目前为止,这个流动展览已在校园、机关展出13场次。

五、建筑装饰及布展特点

深圳市东江纵队纪念馆在规模和投资方面有局限,使其无法与动胤上亿元布展费的国家级馆相比,也不能和深圳市、区级馆相比。由于一些原因,总体设计的思想不能贯彻,原建筑外型设计的客家风格被人改成大屋顶(无法弥补),纪念馆的标志性的形象——两幅浮雕被后来人取掉(下文仍按照浮雕存在时的布局来描述,我相信恢复是迟早的事)。

但是,它仍有其特点。现存的特点是内部建筑装饰、朗诵配乐、自动控制和电动作战示意图。朗诵配乐的设想是为了展场在视觉和听觉上构成有声有色的立体空间氛围,使老人回到历史,使青年人走进历史。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音响、电动示意图,简易地实现了展示的声、光、电效果。

(1)建筑装饰

     (文字描述)纪念馆序厅高4.5米,天花没有采用通常的吊顶,阴角阳角装饰成柱,又被白墙所衬托,建筑装饰突出横梁竖柱,结构鲜明、雄浑坚实,柱与梁构成恢弘的气势,以建筑语言表述:“人民军队是国家的栋梁“、“东江纵队南天一柱!”

    大厅正面正中是印度红大理石衬映的一行大字:“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左右两边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张松鹤(天安门纪念碑浮雕《游击战争》作者,曾任东江纵队老游击大队长、东江抗日民主政权联区主任)捐献给纪念馆的浮雕,左边题为:《抗日游击战争》,右边浮雕题为:《解放战争》。浮雕布局大气磅礴,人物动态栩栩如生,表现两个战争时期东江子弟兵英勇顽强,坚如磐石的形象,也是东江纵队纪念馆标志性的形象。

    靠大门左右两侧是四米多高墙镶嵌有国家主席杨尚昆、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为东江纵队的题词。大幅的草书遒劲有力,挥洒自如,与梁柱辉映交汇。

    杨尚昆题词:“东江纵队是华南抗战的一面光荣的旗帜!”

    徐向前题词:“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东江人民致敬!”

    大厅中央是巨型沙盘,展现了东江纵队在各个时期活动的范围。

    东江纵队纪念馆的主色调是 “热土色”(展厅墙颜色)。它厚重、坚忍、热情深藏。金色、本木色、红色、少许黑色是主色调的延伸和演绎。“热土色”的寓意:其一,寓意南方。其二,寓意烈士鲜血撒入土中,变为“热土”。其三,寓意土地、母亲、人民。

    展板的白色在“热土色”的衬托下显得洁净与醒目,展板左上方的三角形色块以十三种颜色来区别十三个部分,这十三种色块与“热土色”均呈现出协调状。

    每部分的前言版的色彩也是有象征意义的,红色三角型代表孤悬敌后的东江纵队,大片的灰色代表日、伪、顽军。红色面积少,灰色面积大,代表敌强我弱的态势。红色跳跃,灰色沉闷,寓意红色将战胜灰色。

(2)朗诵与配乐

     人们围绕着巨型沙盘,著名配音曲敬国那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伴随着背景音乐响起:

………人们随着解说进入展厅。

     展厅分十三个部分:第一部、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第二部、组队抗敌 突围东移;第三部、返回敌后 恢复发展;第四部、挺进港九 营救精英;第五部、艰苦奋战 扭转局面;第六部、东纵成立 杀敌立功;第七部、北进东进全面发展;第八部、挺进粤北 抗战胜利;第九部、自卫坚持 谈判北撤;第十部、广纵成立 转战华东;第十一部、成立边纵 威震南粤;第十二部、广纵南下 并肩战斗;第十三部、东纵战士老兵新姿。

    展墙间或以历史歌曲《东江水》、《东江战歌》、《手枪队之歌》、《敌人兵败如山倒》、《再会吧,香港》、《我的来啦》、《梧桐山颂》、《帽子峰颂》等歌词和简谱的墙纸做为装饰。

    ………解说员那磁性抑扬的嗓音紧慑着观众,背景音乐如交响诗般展开各个乐章:有的如巨人回首;有的似锵镪的抗争;有的似艰辛的搏斗;有溽热熏蒸的华南山林;有一抹平川的华东战场;有江流的宣泄;有雷霆万钧的轰鸣;有欢腾的胜利;有灿烂的夕阳!……

    人们参观完十三部分展厅,解说员豪迈的声音把历史的东江和现代的东江、老东江和新东江联结起来,步入尾声:

    ……这时,激昂雄壮的东江纵队之歌把乐曲推到高潮,而后,做了一个辉煌的交响乐式的结尾。纪念馆的朗诵配乐由著名青年作曲家甘霖创作和编曲。他谱写的长达六十三分钟共二十一首乐曲。创作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这是一部纪事和叙情的交响式史诗,即是一部组曲,又是各部分独立的音画。音乐一开始深情地表达了对革命前辈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进入快板后,音乐犹如奔腾的激流,生动地再现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战斗的号角和豪迈坚定的进行曲,体现了东江纵队的英雄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魄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音乐热情地讴歌了东江纵队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和生活……。乐曲尾声中再现,红旗漫卷,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幅宏伟的革命斗争历史画卷,热情歌颂了东江纵队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发人深省,令人鼓舞。

    作曲家甘霖以现代人的情怀关注着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赋予传统以新意,丰满了它的躯体,激活了它的灵魂,在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东江水》、《东江纵队之歌》、《再会吧,香港》等鲜为人知的历史歌曲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使其伟大的旋律重现光辉。                                                                  

(3)自动控制系统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由序厅和环形展廊组成,纵队的历史由展廊一头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到另一头结束。参观者不会像在商场里游荡,自然地跟着历史的足迹走下去。

    由于纪念馆是民间筹款建设的,资金紧张。按正常商业运作,只能建一个水平极低的展馆。用有限的投资,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东纵的历史,又想有声、光、电的效果,又要省钱,于是难题交给自动控制工程师去解决:

     1、自动控制系统控制15个音箱和14副电动作战示意图,参观者跟着解说(播放朗诵配乐光碟)走,电动作战示意图动作配合解说词,误差不超过1秒。

     2、在环形展廊里均匀布置15个音箱,音箱的发声要随着解说词逐步把播放权往下移交,每次音箱只响两个。

    3、展廊可同时容纳三个参观团,一个团刚刚进展廊,一个团在中部,一个团将结束参观,在声音上互不干扰。

    4、只能用一套电脑设备和播放设备带动15只音箱和14幅图(按展馆常规,作战图的控制通常是每幅图一套独立的硬件,配有播放局部解说词的放音设备,用按钮现场操作。但这种方案十几部分就要十几套播放设备,投资是这种方案的十几倍)。

    承接这个任务的工程师是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自动控制系的高级工程师叶强。经过两年对软硬件反复的设计、调试、修改,基本达到了以上四条设计要求。

    制作电动图的是聋哑人周日光,有十几年霓虹灯制作经验,但是,做这样的电动图还是第一次。复杂一些的图,如淮海战役图,发光二级管就有5,000千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任务是艰辛的。目前,使用两年里性能稳定。

六、后记

    纪念馆的筹建组是由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成员组成,他们年届已高,每个人都在七十岁以上,蓍蓍白发,仍慷慨激昂;略显老态,却充满活力!………,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们?一开始让人不得的其解。在熟悉了东江纵队的史料和与他们数年的接触中,我终于明白:那耿耿于怀的执着是要传承东江的精神!

    李和同志是主要的负责人之一,筹集资金与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纪念馆的文字内容和重要的资料由叶青茂同志撰写和提供,并且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到华东旧战场拍摄照片。

    所有参加纪念馆建设的设计、艺术和技术工作者们,是新一代有觉悟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是佼佼者,由于他们的敬业和奉献使东江纵队纪念馆能够是这样一种水准。遗憾的弥补,寄希望于清醒的决策者和专家。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