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历史图片展》意义深远
作者:玉青  来源:  时间:2014-3-31

《东江纵队历史图片展》意义深远

    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共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东江纵队历史图片展》上月末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且对公众开放,原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孙令义、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研局局长董长军、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市老领导李灏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图片展揭幕,中共深圳市委副书记戴北方主持开幕式。

 

    中共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这次展览再现了峥嵘的革命岁月,展示着革命前辈崇高的理想境界,让人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重温东纵历史、弘扬“东纵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传承光荣传统、保持优良作风、增进奋斗动力,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出色的业绩,不断将特区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经济特区应有的贡献。

    年近九旬的何基老同志代表在开幕式上东江纵队老战士发言回忆了东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称赞图片展是对八十以上的东纵老同志们的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勉励大家继续发扬东纵精神,将光荣传统传下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参观了展览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深圳市领导李华楠、吴以环、市委副秘书长胡谋;在京的东江纵队老同志代表、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代表、深圳市粤赣湘边纵队战友联谊会代表;来自(北)京、深(圳)、穗(广州)、(香)港、(东)莞、惠(州)等地的东江纵队后代;参与大营救的后代有:刘依兰(刘少文之女)、连子(连贯之女)、乔松都(乔冠华之女)、叶丹(叶锋之女)、虞耀华(杨康华之女)、卢晓衡和卢新天(卢伟如之子女)、王晓波和王金波(王鲁明之子女)、叶星(叶文辉之子),被营救人的后代有:胡伊朗(胡绳之子)、邵济安(邵荃麟之女)、黄大地(黄药眠之子)、黎一青(黎澍之女),还有廖梦醒的外孙子陈平(李湄之子)与夫人薛清华;原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方方的后人方惠兰、方少华、方超、方明、薛辉等也参加了开幕式。

    被东江纵队营救的美军十四航空队飞行教官克尔中尉的儿子戴维.克尔与正在参观的迟浩田将军巧遇,迟浩田竖起大拇指说,你的父亲是好样的!

   

东江纵队104岁老战士陈曙光老奶奶精神矍铄在孙女的陪同下,也参观了展览。

 

    今年正值东江纵队成立七十周年,为纪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人民解放所成就的伟大事业,继续发扬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精神,特举办此次展览。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是东江人民、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子弟兵。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孤悬华南敌后,受日、伪、顽的三面夹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了八年抗日战争。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于1943年12月2日,它的前身是组建于1938年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东江纵队在东江地区、广九铁路沿线、港九敌后、大鹏湾、大亚湾的广大地区开展山地游击战、城市游击战和海上游击战。营救困留香港的一大批文化精英;阻断日军通往太平洋战场的铁路和海上交通线;援助策应了国民政府和英军高级官员从香港突围;营救被日军囚禁在香港集中营的英军和国际友人;营救执行空袭任务被日军击落的盟军飞行员;与盟军成功的情报合作;建立了6个县级以上的抗日民主政权,拥有450万人口,面积3万平方公里,东起捻平半岛西止珠江,北起增城南止香港大屿山的东江解放区。

    在抗战7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军委给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全体指战员电报指出:“你们在华南沦陷区组织和发展敌后抗日的人民军队和民主政权,至今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朱德总司令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相提并称为:

   “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此次图片展从数千张珍贵的历史影像中精选出优秀作品,图文并茂,向公众全面展示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和丰功伟绩。还特别制作的图集和纪录片,生动、全面地展示了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同时播放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交响清唱剧《东江回响》花絮。

    展览现场,接受记者采访的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的黄玲女士告诉记者,此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要弘扬"东纵精神",让今天的人们记住这段光辉的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今天的深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在展览开幕仪式上来自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及其后人共同见证了东江纵队70周年的光辉历史。一位来自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刘才原军事科学院正师职干部、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老战士、抗日英雄刘黑仔的弟弟)感慨地说,我当年11岁就加入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做交通员。这次活动的不仅让我们回顾了当年的历史,也让后人更多的知道这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光荣历史,让他们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东江纵队老战士王月仙原空军学院门诊部主任、正师职,原东江纵队医务工作者),满头银发,着深色西装和鲜亮衬衣坐着轮椅在两个女儿和女婿的陪同下参观展览,军博与深圳市在北京共同主办这个展览,她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是她也有三个遗憾:老同志没能和迟浩田、深圳市领导照相;她的母亲黄娥妈、姐姐王月娥和姐夫黄高阳都是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牺牲在香港。这个展览中偏巧漏掉了王月仙三个亲人的名字,她感到无比遗憾,她希望以后能补上;王月仙还说,展览中提到的十几次战斗,她都参加了,当时她是卫生员,但展览中没有讲清楚,是不是搞展览的人太年轻,不了解情况啊!

【专家谈东江纵队的特点】

记者:抗日战争时期的东江纵队远离中央,担负了华南抗日战场的主力。但我们许多人对其历史不了解。您能否就其主要的特点谈一下。

高宏的:(广东省党史专家)东江纵队在部队人数,军政素质,作战规模,作战能力等方面不能跟八路军和新四军相比,但他有自己的特点,而他的这些特点也恰恰是其他部队所不具备的。我想要画龙点睛似地介绍东江纵队,大概有如下三大历史性贡献。

第一,是成功开展了秘密大营救。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中国有大批的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滞留香港。当时中共中央南方局发出营救紧急指示,广东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在张文彬、廖承志、梁光、刘少文等人的组织下,经过紧张而又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终于保护和营救成功这批国粹和精英。其中著名人士有八九十人,加上家属和其他人员,共营救了数百人。在秘密大营救过程中,许多情节都十分的精彩生动。

第二,是成功营救大批盟军飞行员和外国友人,并与盟军开展了军事情报合作。这一历史贡献是美英当局一直都承认的,并曾给予高度评价。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国际小组负责人黄作梅,为此还曾于1947年到英国接受颁发的MBE勋章,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第三,成功进行了军事调处工作。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虽然进行了重庆谈判,制定了“双十协定”,但中国到处都有内战的硝烟。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为实现国内和平,1946年1月,由国共美三方组成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并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40个军调小组,其中有编号的小组就有36个。在这么多的军调小组工作中,只有广州第八小组获得成功,并实现东江纵队胜利北撤。这里面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第八小组中共代表方方少将发挥了他的智慧和才干,其中的谈判过程和情节即惊心动魄,而又极富戏剧性。

【专家谈抗战文化】

记者:您刚才说的挺精彩的。我想具体再问一下,我们好多人都说深圳没有什么历史,你觉得深圳历史和东江纵队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说,通过东江纵队历史将深圳历史往前推移?

高宏的:你要问的是历史和文化的问题。一般人都认为深圳的历史源于改革开放,其实,早在四五百年前的明朝时期,这里就有驻军,至今还保留的“鹏城”就是历史遗址。东江游击队是很重视宣传工作的,当时除了张贴标语、动员民众、高唱抗战歌曲外,东纵还开办了《前进报》,印发了大量的宣传资料。东纵成立了宣传队,创作了《东江纵队之歌》、《罗浮山进行曲》、《胜利反扫荡》、《东江水》、《反抢粮》等。东纵开办了东宝中学,在大鹏湾东山寺开办军政干校培训干部。等等。

在秘密大营救时期,在惠阳宝安一带负责的是时任中共惠阳前线工委书记谭天度,他就专门请文化人士给大家上课。如让茅盾讲哲学,沈志远讲政治经济学,戈宝权讲外交常识等。谭天度在1942年打游击时还曾撰写了两首游击词,生动描写了游击生涯。

军旅诗词,历来是诗词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华章。我带红领巾时,曾经朗诵过东北抗联李兆麟将军的游击词《露营之歌》,其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名句就描述了那段艰难岁月,令我终身难忘。到了六十年代初,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被谱写成歌曲,那气势磅礴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气概,更令我心潮澎湃,我与许多同学都常常情不自禁地朗诵、高歌。再以后,我拜读了陈毅在赣南打游击时创作的游击词,其中有首诗词这样表白:“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诗中展现了革命老前辈们的理想和情操,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一直激励着我。

谭天度当时率领的是惠阳大队,重点活动地区就是以大鹏湾为中心的梧桐山、横岗、盐田、大梅沙、小梅沙、坪山、田心、大鹏,以及香港的沙头角、新界一带,这是当时东纵活动的主战场。谭天度在东江打游击时撰写游击词描述的就是在这一带打游击时的情景。其中《袭击日寇后从海上转移》里面描述道:“沙场交锋犹历历,战士兴发笑嘻嘻。游击生涯天地阔,无分早晚与东西。”诗词中表现了东纵指战员们的乐观精神。他在另一首诗词《夜过梅花尖》中写道:“巍巍一柱独擎天,耸立海隅不计年;朝代兴亡应有故,英雄成败岂徒然。敢撄强暴凭风骨,能负艰危仗铁肩;正值国家多难日,坚贞应似梅花尖!”梅花尖你们都去过了,是深圳的大梅沙、小梅沙之间的一块礁石。这些抗战诗词就是深圳的抗战文化的一部分内容。还有,东纵这一时期的历史相片;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自画被东纵营救过程的漫画等,也都属于深圳的抗战文化范畴。如果将东江纵队的抗战文化串成线,就是一部生动的深圳历史文化。

 

【学者谈历史与文学】

记者:霍达老师,您是著名作家,又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你能否讲一讲历史与文学的关系?(电话采访)

霍达(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司马迁先生说过啊,司马迁本身是亦文亦史。他,是史学家也是文学家,他以文学的形式记载历史。深圳搞这个展览我没看,不管搞的好坏,都是表现这段历史的。深圳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人们在说到它的时候往往说:“深圳没有文化,是文化沙漠。”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这个地方的历史是血写的历史,深圳这个地方是革命的热土哇,不是文化沙漠。因为文化离不开历史。这块热土,从新界人民抗英斗争100年,清朝政府把新安县割让给英国人了。新安县的老百姓,说是大清国的弃民吧,他们这么不可为而为之,自己捐钱存钱买枪买炮,知道跟英国人打不过,但是为了保卫家乡的热土,写下了非常壮丽的历史一幕。你去买我一本书(补天裂),我那书的后记,这就是你要采访我,我要跟你说的内容。

后记写了,这块地方值得关注,值得写,无论从抗英斗争到抗日斗争,当地人民用血和泪保卫这块热土,它有深远的历史的,是值得颂扬,但颂扬不够。

现在净看到新建的深圳的城,往往说深圳没有历史了,是文化沙漠了。……..那块地方可不是没有历史,可不是文化沙漠。

【我为什么支持和参与东江纵队题材的创作】

 记者:您10年前的创作的大型交响清唱剧《东江回响》的朗诵词和部分歌词,您是八路军的后代,请问您什末原因参与和支持东江纵队题材的文艺创作?

梁涛:(著名词作者、中国进出口银行机关党委书记、八路军后代,《东江回响》、《西路军》、《雪域向往》、《木卡姆的春天》词作者)

我入伍时候在西路军管辖范围内的,在河西走廊上当兵。我特别知道西路军5个月时间要和东江纵队5年时间比较的话,我对东纵的历史更有兴趣再加上我入伍时候的老参谋长是东江纵队飞鹰队队长何通伯伯,他经常给我们讲岭南的故事。特别是在 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所产生的在南方局的领导下的东江纵队在岭南大地筑起了太行的精神,太行山一样的精神。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把粤北的游击队和当时东莞的教导团还有在潮汕地区的一些游击队队伍集中起来,通过坪山集结而产生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做了许多大事,香港沦陷抢救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在香港的时候,保护英美联军撤出香港和日本鬼子作斗争,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1997年我写完了长篇叙述诗《七月畅想》以后,我萌发了要写东江纵队的想法,参与了大型交响清唱剧《东江回响》的朗诵词、串词和新歌词的创作。我写完了以后,我一直为这个创作感到骄傲。因为它确实保留了一段历史——东江人的精神、东江人的风貌。它和我们在国内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有截然不同的,很多人从南洋赶回来,为民族,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告别父老参加抗日。故事是太行山所没有的,故事相当感人。

记者:在您的创作中收录了哪些典型的,故事或事件?

梁涛:我归纳起来有四点。第一个,日本鬼子投降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香港治安。第二个,受党中央南方局的指派挽救了许多抗日文化人士,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第三个,坚持了岭南的游击战争。第四个,挥泪北撤。就是由于国共谈判的条件,曾生同志带着东江子弟北撤到山东烟台,编入华东野战军序列,扩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这四个行为,不是一般军队做的来的,只有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人群,它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民族精神,没有爱国主义,他们(华侨)可以不回来,即使时回来未必放弃根据地北撤。这几条是别抗日队伍不可比的。

记者:这个的作品您计划今后怎样来演出呢?

梁涛:我们这个作品八年前在深圳已经演出了,交响清唱剧,在深圳反响非常好,现场非常感人。但是也觉得作品还粗糙,我们需要不断的修改,在东江纵队成立70年、80年的时候我们会更加丰富它的内容和现代手法表现出来,不光是音乐还有场景用三维的方法我们都会使用。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演出现场的视屏。后面还要继续做。

记者:更新版本什么时候出来?

梁涛:更新版本我们想这两年,因为在世的老同志不多了,我们希望在世的老同志看到精装的版本。

【东江纵队与改革开放关系、与香港的关系】

记者:您是香港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您能谈谈东江纵队与改革开放、与香港有什么紧密的关系吗?

吴军捷:  这样说吧,东江纵队一直都是在东江地区坚持抗日战争,包括香港地区。香港地区工作的很多干部原来是共产党的骨干力量,原来都是东江纵队的领导,就说现在中联办吧,中联办前身是新华社香港分社了,新华分社几任领导是东江纵队的。乔冠华之后继任的是黄作梅,后来有叶锋、陈达明、梁威林、祁峰等领导同志,他们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先进的文化理念、东江纵队的精神继承下来。如果说到东江纵队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可以说关系极大。改革开放的试点——蛇口工业区由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创立。先有蛇口工业区后有深圳经济特区。这个蛇口工业区用地是交通部与广东省委共同上报国务院《关于在广东省宝安县蛇口公社设立出口加工区的报告》的获批准的。当时广东省副省长刘田夫是曾生在两广纵队时的老战友。时任交通部副部长兼香港招商局董事长的曾生,点将袁庚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并创立改革试点,袁庚提出著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袁庚是中国改革开放人物列传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位改革先锋,他也出自于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任东江纵队情报处长并担任和盟军情报合作机构的负责人。跟盟军有很多友好关系。深圳市第一任市长贾华也是出自于东江纵队,抗日战争初期贾华随上海大东书局迁到香港并参加中共香港党组织,在东江纵队时任税站总站长。贾华从任职的惠阳地区带了一大批干部到深圳开发建设特区。在深圳特区建立之前的宝安县各级干部许多是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的,这些经过战争考验的老同志构成了深圳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

当时东江纵队是植根于香港、东江地区和珠三角的,与香港和海外有血肉的关系。与香港有一个很好的关系。这样的话,就很好的利用香港去做的改革开放的动力。珠三角是全中国开放改革最早的地方,利用香港的资金、香港的管理人才,所以就先把改革开放搞起来。恰恰实践这方面的也是东江纵队老同志。我父亲也是东江纵队的,他在东江纵队时职位不高是一个中队指导员。改革开放初期,他是广东省旅游公司的负责人,他创办了中国居民的出境游、香港游、澳门游,还有就是新加坡啊,什么泰国啊美国游,都是他原来在广东省搞了一个海外旅游总公司。这一类很多的事情就是促进了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总体的发展。东江纵队也起到了这么一个作用。

【学者谈东江纵队文化传承需要更多艺术精品】

记者:您是这个展览的策展人、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总体设计、大型交响清唱剧《东江回响》的编剧,您是美术专业,什么原因转到历史文化、转到音乐方面了?

叶凌:(设计师、深圳市坪山新区文化顾问、东江纵队纪念馆技术顾问)

深圳市东江纵队纪念馆由民间筹建,初期无资金,基于耄耋老人们需要帮助,加之我的美术启蒙导师是东江纵队老战士,著名雕塑家张松鹤先生。我决定不计报酬一干就是二年半。在设计东江纵队纪念馆时,多次得到老同志捐赠的出版和手抄的老歌。这些老歌使我在远去的历史烟尘中找到了设计主线和形象 “东江”。同时这些不同阶段的歌曲本身就构成了东江流域的历史音画。得到筹备组立项,于是有了背景音乐的朗诵配乐《东江史诗》。之后有了组织创作了汇编作品《东江回响》这回事。当时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支持,东纵老同志带着作者们在大鹏湾畔,在铜锣径山地旧战场采风;诸多东纵后代在演出时担当义工;各界朋友、企业、街道捐资捐物;著名作曲家甘霖担纲交响乐作曲和编曲;八路军后代著名词作家梁涛不但参与创作未收稿费,还为演出融资。在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之际,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局共同主办了《东江回响》首演式。有老同志说:“我们仿佛听到了战斗号角的召唤和同志们行军的脚步声!”有老同志说:“《东江水》原是一支二、三分钟的小歌,这样改编(交响乐编曲)之后,我们听到了过去的 ‘东江水’,现在的‘东江水’和未来的‘东江水’!” 有年轻人说:“没想到红色还这么感动”。当时有媒体称为“深圳文化立市第一音”。

东江纵队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在美术方面出了张松鹤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著名的天安门纪念碑《抗日游击战争》浮雕的创作灵感来自东江游击战争的生活体验;在音乐方面,东江纵队各个时期的音乐文化表达了特定历史环境和人的真实情感并禀赋了当地客家山歌的神韵,词曲作者是参加部队的华侨青年和港澳学生,还有大师级的人物马思聪、田汉等人的巨笔。东江纵队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歌曲,恰恰构成了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音画!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从史料看,很多人参加革命不是因为宣传口号,而是因为文艺。不是因为理性,而是因为情绪。……因为看了《放下你的鞭子》一个街头剧;因为听到一首抗战歌曲……。有老同志坦言,“我是为了一条歌参加革命的。” 可见文艺重要。再者,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通过戏文、弹词、说书在民间传播。文艺经典使历史活在人们心中。

东江纵队的文化需要发掘、继承、创新的艺术精品来传承延续。琼崖纵队有个《红色娘子军》,历史和人民都记住了它。东江纵队也需要艺术经典。

深圳是东江纵队的策源地之一,这段辉煌的抗战史是深圳的骄傲,衍生的抗战文化构建了深圳的文化史。东江纵队的题材是全民族全社会的资源,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吸引国家级的作家、编剧、导演、艺术家来汲取。是这次军博图片展策展的目的之一。

本次展览策展人向荣高、张方、叶凌

    本次策展立项成功应该感谢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向荣高常务副馆长和张松鹤家属。此前,向荣高副馆长应深圳市坪山新区之邀,参加《张松鹤红色经典作品展览》,并且参观了位于深圳市坪山的东江纵队纪念馆。本次展览策展人东江纵队后代张方当时担当了义务讲解员。向荣高馆长参观展览后非常感动,认为东江纵队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段特殊和光荣的历史、被埋没和忽视的历史,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出来。在向荣高副馆长的力推下终于成功举办《东江纵队历史图片展》。向荣高表示,这个展览走出来到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意义重大,时机非常好。

展会场面

东纵老战士展会合影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