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大型交响史诗《东江廻响》之《再会吧,香港》——
《东江廻响》之《再会吧,香港》
作词/田汉 作曲/姚牧 交响乐编曲/甘霖
新歌词朗诵词/梁涛
编 剧/叶凌
男低音/吴天球
男高音/赵登峰
女高音/沈娜
交响乐队/深圳交响乐团
合唱队/上海歌剧院
童声合唱/深圳高级中学百合童声合唱团
朗 诵/齐杰、徐晓靑、韦亮
指 挥/张国勇
【歌词】
“再会吧,香港!你是旅行家的走廊,也是中国渔民的家乡;你是享乐者的天堂,也是革命战士的沙场。这儿洋溢着骄淫的美酒,也横流着英雄的血浆;这儿有出卖灵魂的名姬,也有献身祖国的姑娘。这儿有迷恋着玉腿的浪子,也有担当起国运的儿郎。这儿有一攫万金的暴发户,也有义卖三年的行商。一切善的矛盾中生长,一切恶的矛盾中灭亡。
“再会吧,香港!你是这样使我难忘!你筲箕湾的月色,升旗山的斜阳,皇后大道的灯火,香港仔的渔光,浅水湾的碧波荡漾,大埔松林的猿声惨伤,宋王台的蔓草荒芜,青山禅院的晚钟悠扬,西高岭的夏兰怒放,鲤鱼门的归帆饱张。对着海边残垒,想起保仔与阿香。啊!百年前的海上霸王,真值得民族的后辈传唱。
“再会吧,香港!可听得海的那一方,奔号着凶猛的豺狼?它们践踏着我们的田园,伤害着我们的爷娘!我们还等什么?莫只靠别人帮忙,可靠的是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力量。提起了行囊,穿上了戎装,踏上了征途,顾不了风霜。只有全民的团结,才能阻遏法西斯的疯狂!只有青年的血花,才能推动反侵略的巨浪!
“再会吧,香港!你是民主国的营房,反侵略的城墙。看吧!侵略者的烽火已经烧遍了太平洋!别留恋着一时的安康,疏忽了对敌人的提防。地莫分东西南,色莫论棕白黄,人人扛起枪,朝着共同的敌人齐放!用我们的手,奠定了今日的香港;用我们的手,争取明日的香港!
“再会吧,香港!再会吧,香港!再会吧,香港!”
【《再会吧,香港》歌曲由来】
《再会吧,香港》是同名话剧的插曲。
香港沦陷,夏衍、田汉等人在地方党安排下乘船过伶仃洋经澳门、斗门到桂林。撤退到桂林的文化名人十分怀念香港,田汉、夏衍、洪深共同编写话剧《再会吧,香港》。插曲《再会吧,香港》由田汉作词,姚牧作曲。1942年3月初,话剧在桂林上演,一经面世,话剧插曲《再会吧,香港》不胫而走,在华南广为流传。
话剧《再会吧,香港》演出海报
1998年,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筹建初期征集史料和文物,东江纵队老战士何通、郭际手抄的歌片《再会吧,香港》交到笔者手上,港九大队也送来了纪念册其中也有《再会吧香港》歌片。笔者好奇:“.....都是老军人啦,香港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啊?”后来才知道,这歌是华南的义勇军进行曲,据说香港七十岁以上的人会唱;从香港沦陷区撤离的文化名人会唱;东江游击队员个个会唱,个个爱唱。
尘封60年的《再会吧,香港》一经面世,犹如惊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军乐团作曲家甘霖拿到这首曲子被强烈地震撼!......于是,东江纵队纪念馆背景音乐第四部分采用《再会吧香港》的旋律。2001年《东江回响》主创团队将《再会吧,香港》囊入汇编作品中。之后,甘霖以他深厚的交响乐造诣和激情全程投入对老歌的交响乐编曲和合唱曲创作。著名指挥家、当代中国交响乐评论家卞祖善在《光辉重现,经典永存》中这样评价《再会吧,香港》交响乐编曲:“......如果说《再会吧,香港》原作是一部惊世之篇,重新编曲后当可成为传世之作。作曲家甘霖以现代人的情怀关注着历史文化和民间音乐,赋予传统以新意,丰满了它的躯体,激活了它的灵魂,在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上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使《东江水》《东江纵队之歌》《再会吧,香港》等鲜为人知的历史歌曲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使其伟大的旋律重现光辉。”
【为什么是香港】
让我们循着《再会吧,香港》的旋律走进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建队80周年。
80年前,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香港,香港沦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进入香港,打土匪、恢复交通线、营救文化人、建立敌后根据地。香港各界志士仁人、英雄豪杰、风流人物、热血儿女、平民百姓、富商巨贾投身抗日的情怀,香港青年不畏牺牲,勇敢扛起枪参加抗日武装,共赴国难的坚决!
正如歌词所唱,“地莫分东西南,色莫论棕白黄,人人扛起枪,朝着共同的敌人齐放!”
港九大队成立,香港各界纷纷参加,队伍迅速扩大。
香港,多少英雄儿女奔赴东江抗日战场,,血染河山!
香港,多少英雄儿女在敌人心脏展开城市游击战、海上游击战、情报站。
根据中共中央档案馆档案记载原广东省委领导梁广回忆:“......先后参加东江纵队的香港人有3,000人......”
据统计,除各行政单位干部外,新中国共有二十多名海陆空特种兵等军、师级将领来自香港游击战场 。(陈敬堂,《香港游击战场的历史地位》)
在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5周年、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成立80周年之际,宣传人民军队的事迹、歌颂人民军队的光荣、继承人民军队的传统,这其中也有香港的奉献和牺牲、也有港人的豪迈和骄傲!
【东江纵队建立初期兵员与供给来自香港】
日军为切断中国海上通道,配合夺取武汉重地,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发动了进攻华南的广州战役。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霞涌登陆。在日军登陆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电示广东省委“要在东江日占区后方开拓游击区”。10月24日,成立的由梁广任书记的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霞涌登陆
同一天(10月24日),曾生(时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周伯明(时任中共香港市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谢鹤筹(时任中共香港市委组织干事、香港区委书记)带领由香港海员、洋务工人、进步工人、青年和学生中的党员共六十多人的队伍,从香港分期出发,回到曾生家乡坪山组织抗日武装。随后,中共香港市委又紧急动员了党员和进步青年六十八人,以香港惠阳青年会回乡救亡工作团的名义,由刘宣率领会到坪山和曾生部队汇合。20天内,海委和香港市委又紧急动员200余人回惠阳、宝安地区参加队伍。他们大部分都是香港“华海学校”、“余闲乐社”、“香港惠阳青年会”的成员。
香港海员慰劳团抵达坪山受到部队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在部队建立初期,相当部分的经费靠“余闲乐社”、“惠阳青年会”、“惠阳乐善公所”、“宝安青年会”和“惠侨救乡会”等团体和香港大中学校和华侨学校的师生通过募捐、巡回义演、卖花劝捐等活动提供。
香港被东江游击队称为:红色堡垒、红色走廊、游击队后方补给基地。
正如歌词所唱“香港,你是民主国的营房,反侵略的城墙。”
【革命老区说】
先说坪山。深圳坪山(原属惠阳)位于惠州、淡水以南,距离惠州六十余公里,距淡水二十多公里,是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东北距大亚湾海岸二十多公里;东南距大鹏湾海岸十多公里,西南与香港、九龙隔海相望,是内地与香港物资进出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东江纵队的策源地之一就是坪山。东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也是坪山。坪山有“小延安”之称。东江革命老区片区是中国15个革命老区片区之一。幅员3万平方公里,东起捻平半岛西止珠江,北起增城南止香港大屿山。人口450万,建立了六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东江抗日根据地,独擎南天,是中国抗日战争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1945年8月东江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香港新界、大屿山同属东江革命老区。香港新界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是沙头角(英界)南鹿乡,乡长黄马发。香港第二个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南乡抗日民主乡,乡长李源灌 (乌蛟腾村长)。其长子李奕模参加民兵,长女李洪英(李灵)参加东江纵队,次男李志彪参加粤赣湘边纵队,幼男李康参加粤赣湘边纵队。
香港新界沙头角乌蛟腾村
新界沙头角乌蛟腾村是著名的英雄村。战前100余户,500多人口。该村三名学生李贵仁、李镜华、李盘传,投笔从戎,于1939年5月,秘密进入东江地区参加抗日游击队。全村有40位青少年,陆续参加游击队。先后有9位抗日志士为国捐躯。1942年农历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早上,日军出动数百人,采取突袭手法,包围了乌蛟腾村。日军以为节日,游击队会在村里过节,捉去村长李世潘,逼他交出游击队和村中用于自卫的武器。李世藩虽被日军严刑拷问,灌水吊打,至死也没有吐露半点情报。日军又抓来李源灌村长严刑拷打、灌水、火烧致奄奄一息,日军以为李世藩已死,离去,乡亲救回。
新界沙头角罗屋村罗家亦有罗汝澄,罗雨中、罗欧锋、罗许月、余仕珍等亲属9人参加抗日游击队。
在新界沙头角牺牲的烈士陈冠时,兄妹7人参加革命。
不少香港、九龙和新界各区的男女老少,为了保卫游击队队员,宁愿忍受敌人的酷刑毒打,死也不肯出卖半点情报。
大屿山宝莲寺筏可大师虽受日军毒打、军刀架颈迫供,仍坚决不肯泄露游击队副大队长鲁风的行踪。
石水涧
石水涧村林戊、林传叔侄带船参加游击队,维系海上交通线。宝安地区局势紧张,总部及电台一度设在他家,林传兄嫂林生夫妇冒着生命危险为东纵电台服务。电台搬走一年,遇日军扫荡,发现电器残留物品,林生被日军吊打致死没有吐露游击队半点信息。
元朗山厦村村民8人为保护游击队员,宁死不屈,被日军毒打折磨,亦拒绝供出游击队的情报。村民张金福不幸被打死在地牢里,牺牲时年仅20岁!
西贡区第一任维持会会长李少钦,一九四二年四、五月间,被日寇怀疑私通游击队,抓去宪兵队严刑拷打,迫其讲出游击队的下落。当时西贡商会理事为首的一批地区人士,早已与游击队建立了联系,从各方面支持游击队,虽然面对死亡的威胁,李少钦始终守口如瓶,宁愿自己受摧残,都没有讲出—点游击队活动的消息。敌人因为找不到证据,只好把他释放。
西贡区有一位渔栏主徐观生,接待了一批又一批队员住进他的“徐氏家祠“,又协助游击队收集情报搞粮食,协助刘黑仔短枪队在西贡北围村击毙林通译。
新界元朗十八乡大塘村杨家祠
新界元朗十八乡大塘村杨家祠的主人是一位华侨,杨家祠是东江游击队的重要交通站。
和其它革命老区一样,新界、港九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重大的牺牲。
【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成立】
香港是中国对外联络与物资秘密输入的重要渠道,日军为进一步实现南进计划、彻底破坏援华路线、迫使中国屈服,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的同时,大举进犯香港。1941年12月25日圣诞节下午,英军投降,香港沦陷。
日军轰炸香港 日军攻占香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南抗战的主战场转移到深港及大鹏湾沿岸。东江游击队尾随日军之后于次日挺进港九,曾鸿文、黄高阳进入新界元朗地区打土匪、收拣英军丢弃的武器和物资;周伯明率领林冲短枪队,进入大埔以北、广九铁路两侧,恢复交通线,建立交通站;蔡国梁、黄冠芳、刘培、江水武工队进入西贡半岛,黄冠芳、刘黑仔短枪队,何鼎华、何启明、袁鉴文、李建行进入九龙市区建立联络处。与此同时,这几支武工队同时承担了中央布置的营救文化名人的任务。
这时,总部要求将派到到港九地区活动的几支武工队统一领导,成立东江游击队港九大队。1942年2月3日,陈达明带总部领导林平、曾生、梁鸿钧信到香港西贡,在黄毛应村成立东江游击队港九大队。首任政委陈达明、大队长蔡国梁、副大队长鲁风、政训室主任黄高阳。港九大队在成立初期挑选熟悉英语,与英国盟国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建立了国际小组,发现联络可营救盟国友人、扩大国际影响。国际小组组长黄作梅、下有干部:林展、谭干。
港九大队各中队分布示意图(叶青茂绘制)
港九大队成立后,香港新界原居民和港岛进步的工人、市民、青年学生纷纷加入,迅速发展为800多人的队伍。部队遍布九龙市区、新界和大屿山。港九大队下辖八个中队:长枪队、短枪队、市区中队、沙头角中队、元朗中队、西贡中队、大屿山中队、海上中队。
港九大队海上中队武装船 港九大队小战士(罗欧峰摄)
日军把香港作为对太平洋战争东南亚各国作战的中间枢纽,补给基地。港九地区,交通要道密布岗哨、据点、碉堡,军警林立。港九大队频频出击,使日军恐慌, “扫荡”不断。进入1944年,日军各种规模的“扫荡”几乎月月都有。港九大队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同日军周旋,使日军的“扫荡”一次次失败。港九大队短抢队长刘黑仔成了传奇人物,经常化妆以不同面目出现,打特务杀汉奸。在3年多的时间里,日军经常遭到突然事件和意想不到的袭击,日无宁日,惊魂不定。海上中队袭击日军往太平洋诸岛的运输船,开创了小船打大船、木船打铁船的战例。
盟军轰炸香港 东江纵队《情报综合》刊物
以袁庚为首的东纵情报机构先后为英军和美军提供了日军驻港重要补给和基地、机场等重要军事情报。袁庚多次到现场勘查盟军轰炸效果。东纵情报员遍布港九和珠江两岸,收集到日军在香港的军事机关、军火库、油库、船坞、战舰方位的详图及材料等等。有的情报员因暴露付出生命。
港九大队在新界山区开辟武装根据地,为东江纵队提供转移和修整的后方基地;总部电台、《前进报社》、部队医院一度转移到新界山村;中共广东省临委和军政委员会在乌蛟腾附近村庄召干部会议,史称“乌蛟腾会议”;有些伤员在内地难以医治的,也由港九大队护送到香港留医;港九地区已是我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物资、药品、武器弹药的重要来源地。
英军服务团 英军战俘被日军押往集中营
港九大队国际小组黄作梅、林展、谭天、江水等展开的营救英军战俘和国际盟友、营救在执行空战任务中受伤的盟军飞行员、与英军服务团合作,对世界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做出重要贡献。
林珍是现任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她的姐姐是著名的林展,当年,由于姐姐暴露,年仅8岁的林珍和母亲跟随姐姐到了大鹏湾对面参加部队,到医院洗绷带照顾伤员。
香港教师李淑桓先后把七个子女送入共产党的抗日队伍,被誉称为“东江游击队之母”大儿子到延安陕北公学后转入抗大参加八路军,在冀中平原反扫荡中牺牲。李淑桓带着六个子女回东江参加游击队,四子、五子在战斗中牺牲,李淑桓在东莞大岭山做地下工作被捕牺牲。
王月仙、邓汀夫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门诊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第二军事教研室主任)受香港特首董建华之邀到港参加隆重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烈士名册安放仪式,王月仙的母亲黄阿妈、姐姐王月娥、姐夫黄高阳,三个亲人牺牲在香港。
港九大队115名烈士牺牲在香港。500名香港籍烈士,牺牲在东江游击区。
............
大型红色交响史诗《东江廻响》是粤港澳、东江流域的英雄交响曲!
------------------------------------------------------------------------------------------------------------------------------------
《东江廻响》巡演组委会
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
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
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
深圳市长青老干部艺术团
深圳市群众艺术协会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
深圳市东弘公益基金会
撰 稿:叶凌
视频编辑:贾中正
管 理 员:冼志扬
网络服务:程 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