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松鹤110周年诞辰艺术与文献展学术研讨会
作者:叶海燕  来源:  时间:2022-9-28

 

主办: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
承办:东莞日报社
支持:北京画院
      北京鲁迅博物馆
      岭南美术馆
时间:2022年9月28日上午10点

 

张松鹤是东莞清溪镇柏朗村人士,自幼家贫,勤奋好学,1934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专业。张松鹤先生参加过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的前身),在深圳龙岗平冈中学、惠阳淡水崇雅中学做过地下工作,任东江抗日民主政权新三区联区主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进报》社美术编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行军快报》美术编辑、华北军政大学艺术系美术组教授,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群雕》作者,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组副组长和浮雕《抗日游击战》作者,《毛主席纪念堂》雕塑作者之一,《惠州东江人民革命纪念碑》浮雕作者之一,《深圳纪念碑》碑身设计和浮雕作者,为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题馆名,为深圳东江纵队纪念馆捐献浮雕作品和手书书法作品《朱德总司令对东江纵队的评价--“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张松鹤先生是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人,并且是集诗、书、画、雕塑为一身的泰山北斗。张松鹤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赖志强:
开始之前,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这次展览的一些策划思路和筹备的一些情况。那么我们这个展览是从去年底开始已经筹备了,经过了大半年的这个反复的沟通与协商,最终确定了我们三个展览的一个策划的那个主题,那么分别是早年的艺术与革命,中年时候的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以及晚年的诗书画兼备的一个创作类型。张松鹤的我们特别注意到张松鹤先生的艺术与人生,跟20世纪中国历史的脉动,保持着高度的一个贴合。换个角度讲,就张松鹤的人生是跟整个20世纪的大时代的变动保持着一个同频共振的一个状态,虽然我们这次展览的那个受制于展览的一个空间的客观条件,未能够把所有张松鹤的那个展品能够尽速展出,但是一点都不影响我们这次展览成为张松鹤作品展览史上最重要的一个。
 
赖志强:广州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黄乔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付馆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

霍季民:青铜专家。四川广汉市青铜公益研究所法人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香港科学院荣誉博士。

王光胜: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顾问,山东省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主任,著名红色雕塑收藏家。

张方:张松鹤幼子,雕塑家。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刘晓芩工作室学习并师从钱绍武、司徒兆光。1986年至1993年在北京画院工作。
参与惠州东江人民革命纪念碑浮雕、圆雕创作,参与东莞清溪人民革命纪念碑浮雕等创作。雕塑作品曾获国内外奖项,是当前国内雕塑技法精湛艺术修养深厚的少数红色题材作者之一。
现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项基金副主任、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持人:下面话筒交给张方老师,他的身份不仅是张松鹤先生的后人,他同时也是张松鹤先生的学生,他同时又兼具雕塑家与历史研究者的双重的那个身份。张方:刚才我们大家都听到了很多的严肃的话题,我呢先用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让大家从这个严肃话题里面,能够调剂一下。刚才金老师说到有几个话题,我补充一下,金老师说的一个就是潘金莲的这个话题。那什么时候,当年,我们对水浒,曾经有一度重新评价,或者叫批水浒,金老师记得不,那么张松鹤,他就认为我们这个水浒里面对潘金莲,那是一种对中国妇女的歧视,那么应该从当时社会下才造就了潘金莲这样的人,不能对她加以蔑视,结果,同事们就认为老张你给潘金莲翻案是,这是一个,但是,换一个话说,张松鹤从他的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老百姓,这个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他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小时候,虽然他是放牛娃出身。虽然他上了三年小学就辍学了,但是,因为我的祖父,我的曾祖父饱读古书,张松鹤在放牛的时候就读遍了,像水浒、三国,诗经这些祖上留下来,当年想考功名没有考。那么所以对古代文学和劳动人民的理解,是很多艺术家没有的,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刚才金老师讲了,本来艺术家是够苦的,不理解为什么张松鹤到了北京市美术公司这样一个专门塑造领袖像的地方,这对于艺术家来说,那简直是等于是是一种发配。但是张松鹤,他有两点,第一,他是工匠精神。他非常沉浸在创作领袖像这样一个工作中,第二个,因为张松鹤的经历与所有的其他艺术家不同,他是具备了战争的历练。所以,他第一是崇拜英雄,第二崇拜领袖,那么他用他差不多毕生的艺术创作都在歌颂这些人物和这个时代,这就是张松鹤的这样一个特征。那么黄馆长,刚才提到的这一点,黄馆长是我们中国鲁迅学者是第一人,他提到的张松鹤为什么跟鲁迅的这个渊源,我再补充一点,因为张松鹤的是鲁迅素未谋面的学生和弟子,这个关系,是源于张松鹤的好友,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最好的同学陈烟桥的友谊。陈焑桥比张松鹤应该是高两年,因为是在张松鹤考学的时候结缘相识了。张松鹤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时候陈烟桥亲自到冈州?会馆张松鹤的住处,帮他把行李带到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去,那么他们,也是无话不谈,其中张松鹤最崇拜陈烟桥能用版画这种形式,把这个人物主题表现的这么好。张松鹤这一辈子里面崇拜很多的人,其中就有他的同窗好友陈烟桥。陈烟桥在1931年就离开了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到上海成为鲁迅的学生。张松鹤的这个友谊一直没有断,因为这个原因,就是刚才我们黄馆说的,张松鹤有幸得到鲁迅先生赠送的四套版画工具和一本书,叫《隐逸集》,他一直视为珍宝,可遗憾的是被一位同学是特务的弟弟,当年曾经带着手枪上课,炫耀他的这个这个背景。认为张松鹤是共产党,因为张松鹤发表很多的言论,在学校时期,就听蔡廷锴、蒋光鼐的这个抗日宣传,就听到他的堂兄张庆堂给他讲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所以他思想很进步,这个学生就说他是共产党,于是搜查张松鹤的宿舍,没搜到什么证据,但是把包括鲁迅先生赠送的《隐秘籍》还有其他的那时候省吃俭用买的画册全部都给拿走了。所以,张松鹤痛失了鲁迅先生赠的《隐秘籍》。后来又在参加粤军赴上海淞沪抗战前夕,把他随身一直携带的这一套木刻刀木刻工具。因为行军忍痛丢弃了,那么在这期间,在从他加入粤军到赴上海,大概这个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用这套工具刻抗日漫画,包括反蒋、抗日的漫画。除了领袖像以外,他最大的创作主题就是鲁迅像,是源于这一段儿的渊源。好下一个,我就补充霍老师刚才谈到的中国青铜艺术,因为我们知道中国青铜自从汉代以后,唐代的造像,已经是佛教造像,它已经在衰落的。到宋、元、明后面是中国的青铜已经是消亡了,张松鹤,他跟青铜的渊源就是刚才我们的视频播放的新中国第一座雕塑建筑群,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张松鹤为什么能称为新中国雕塑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就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这个项目开始。这个烈士陵园不单是新中国的第一座雕塑建筑群,并且,它的石刻用的是古希腊罗马传下来的。这个复制的方法叫点、线、面复制方法,它比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要早。另外,它是青铜铸造雕塑,当时有人建议到比利时铸造,张松鹤力主并领导用中国传统手法铸造,获得成功。三星堆这次发掘的,四川的这个雕像3000多年了,到80年代才重新开始有青铜的事业,所以再说一句,就是我们国运的兴衰与艺术与青铜是密切相关的。今天我们清溪镇能够建设雕塑之乡,有这样的规划。也是基于我们祖国的这个经济实力的发展,基于我们家乡的这个经济建设,在全国都属于领先的,才有这样的这个鸿图大志。那么,最后一个就是我们刚才的这个王主任提到的红色收藏,张松鹤做的这个项目在世界上实际上是可以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因为用他的浮雕做的毛主席像章就十几亿枚,在全世界没有这么大的单体的一枚浮雕的发行量,那么他的这个毛主席的各种尺度,胸像应该说有几百万件。所以,因为张松鹤这种执着,这种草根,这种工匠精神,再加上张松鹤在革命战争中,经过战火的淬炼,形成了他这种坚毅的品格。这里面我要说一句,我从小没有听过我父亲回忆抗战,为什么没回忆?后来我才知道,因为牺牲的烈士太多了。我们都知道黄友班是中央军委表彰的东江纵队的英雄班集体,十个烈士,这十个人的小鬼班九个牺牲,其中五个是我们清溪籍级的烈士,当时张松鹤就任抗日民主政权的区长,他回忆的非常具体,他补充了抗战时期的很多很表面的描述,比如说黄友班的十个战士,是陆续牺牲的,不是一次战斗牺牲的。一个小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打掉了四个手指头,因为小鬼,疼的直哭[流泪],然后,卫生员包扎了以后,不疼了以后,他又跟着就唱抗战歌曲,然后一会儿又疼又哭,就是这个战士最后也牺牲了。张松鹤的领导,黄万顺、张立夫和这个林锦华都是发展张松鹤加入共产党,是他在清溪区的领导,三位领导全部牺牲了。淞沪会战,他们这些都是广东籍的,从这个这个广东到上海参加抗战的,你说哪个是怕死的,怕死早就逃了,那么这些人最后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张松鹤作为中尉代理科长,收容了300余名伤兵,在南京的下关征用了一个学校作为收容站。最后撤退的时候,唯有粤军是正面突围,其他的包括像孙元良的部队,都是企图事先逃跑,被劝返回来。张松鹤最后为什么不回忆这段,因为他最后很无奈,他没有办法带走伤兵,他说我去给你们找船到了长江,根本就没有一艘船,早被那些人就抢走了,所以,这个时候,他的一位同僚,说就,老张,再不走,日军就已经来了,先头部队已经来了,那么张松鹤很无奈,他说我,我给你们再去找船,实际上上哪儿找船,最后混在难民里面一路逃到了安徽的这个这个集结地,那个300名伤兵,全部成为南京大屠杀日军残杀的牺牲者之一,所以这些,张松鹤是没办法讲,一个是不能讲这个,这个淞沪会战这样历史,另外,他没办法讲他牺牲的这些,所以后来他用这个红棉来去寄托对这些英烈的思念,用这个纪念碑上面的英雄人物来去祭奠他们这个,为国献身的这种精神。当时我小的时候,我就记得我父亲给我讲过唯一一个故事,他说,我们打游击,这个队员经常受伤,受伤以后,被另外的队员背着或者搀扶着一路走,就是往山上隐蔽,然后一路就流血,那么这个这个很多烈士,就牺牲了那。他们流下血的地方长出了一种草,这种草,叫藤藤草,他说你把它一拔的时候,它就会留一种红色的汁液,然后拔的时候有一种疼的这种。我后来一直想找这种草,我一直没有找到。

张方当义务讲解员,讲张松鹤早年求学的经历;讲对张松鹤影响极大的恩师;张松鹤著名的几个同学,陈烟桥、赖少奇等;讲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鲁迅的缘分。
    94岁东江纵队老战士廖来在其子廖远光的陪同下参加此次活动。张方还邀请了曾鸿文之孙曾子豪、惠州两纵联谊会会长罗志辉、张松鹤学生叶凌。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