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永恒的思念——周水君同志纪念文集

[精彩书屋]


  作者:杜婉芬等
 

                   序《永恒的思念》
                            钟林斌


    周水君同志横遭车祸而辞世,整整一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亲友们撕

心裂肝的悲痛已化作不绝如缕的思念。他们或者撰写丈章、或者发表谈话,

深深缅怀水君的懿德懿行,思念昔日他对妻儿老小的亲情,对战友同事的友

情。他们准备将这些材料结集刊印,  以作为对他永恒的纪念。


    水君的老部下曾锦初兄与我有同乡之谊,他将这些眼含着泪水写成的文

字交给我,让我读一读,希望我为这本小集子写一篇序言。我与水君先生素

不相识,从未谋面,我深怕有负于锦初的厚望。他对我说,为水君送别的竟

然有500令人。我想,水君不是风华绝代的歌星,也不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伟

人,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为他送行,  为他洒一掬泪水呢?当我细细读过这些

篇质朴的纪念丈章之后,  我明白了。  诚然,  水君是一位“老公安”、

“老边防”,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深圳老党员、老干部,是千千万万深圳特区

的开拓者之一,他理所应当受到大家对他的悼念;不过,水君立身行事更令

人动容的是,他是一位对于家庭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好父亲、好兄长,对于战

友、同事、部下有着深厚爱心的好朋友。总而言之,他不仅是一位好局长,

更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好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身后才会有这么多人为他悲伤

吧。他的人缘,真个好啊!


    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水君是有德者,如他的战友在挽联中所

说:“水润万物,为国为民,无私无畏,可歌可泣真豪杰。”水君是实干

家,没有留下什么大块文章,不过他依然有值得他的家属,乃至我们这些陌

生人珍视的谈话。古人云:不知生,焉知死。可是,年过七旬的水君先生似

乎有所预感,在他遇难之前一年,他曾给子女讲过:“希望你们强身健体,

刻苦求知,争气做人。人在世上没有强烈的个人奋斗的目标,没有广泛的知

识,没有一技之长,是无法立足社会、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这几句话

蕴含着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年轻人的发展要靠自己,要有理想、有知识、有

技能。民谚曰:身怀千金,不如一艺随身。人生在世,假如百无一能,只是

守着祖上留下的产业,坐吃山空,那样的人生决不会是美好的。水君不是企

业家,他留给儿孙的财富不很多,不过他们守着这份产业,也可以衣食无忧

了。我想,水君并不希望他的儿孙守成,而希望他们发展,才留下那样令人

警醒的话语吧!


    大作家巴全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写过一篇散文,题为《爱尔克的灯

光》,为他的大家族的败落而伤感。他的祖父积累了相当殷实的财富,在

大院子的映壁上刻着“长宜子孙”四个大字,意思是巨额的财富足可以泽

润后代。可是他的祖父过世后不久,家庭便凋零破败了。巴全感叹道:

“(祖父)用空空两手造成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

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字画。但是

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

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

技能,  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

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水君未必读过巴全这篇丈章,但

是我敢说水君的话与巴全文章的精神是相通的。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

深圳这方热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过去食不果腹的农民成为了企业

家、房产业主,  百万元户已不算富了,不少昔日的农家已有不薄的家产,

他们的子弟真是掉到蜜罐里了。面对丰厚的家产,年长的人和年轻人是否考

虑过如何对待财富呢?老一辈的创业者是否能像水君先生那样地思考问题呢?

水君的话是对他的儿女讲的,但对于成千上万水君辈的老人家及其子弟也许

不无启发吧!


    俗话说: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人即使活到百岁,与时间老人相比,也

是短促的;  而草到了秋天便要枯萎。表面看来,苹的生命与人相比还要暂

短。其实不然。草枯萎了,很还在,春风春雨之中,它又重新发芽,冒出地

面,绿遍原野。草的生命远强劲于人的生命。人是脆弱的,人的生命只有一

次。因之,对于生命极应珍惜。珍惜自己,更要珍惜他人。摩托车一撞,好

端端的一个水君便再也起不来,再也醒不来了。多少钱也唤不起人的生命。

人,作为个体的人的确太脆弱了,但是人类是强大的。人类生生不息,老一

代人倒下去了,新一代人成长起来,就像烧不死的野草;人类在欢乐和悲伤

的交替中,生命不断得以延续。水君永远地去了,但水君的精神还在,我

想,他的亲友将发扬他的精神,他的家族将牢记他的话。


    鹏城是水君的故上,他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他走了,带着对这

片热土的无限眷恋。城市的年轮将记下无数普通劳动者、建设者、保卫者的

名字和业绩,这包括水君的名字和业绩。水君,一个陌生人祝你一路走好,

祝你在九天之上逍遥1


                                              2004年1月6日于深圳
   

    (本文作者为广东龙川籍人。辽宁大学中丈系教授。原中文系副主任,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现客居深圳。主要著作有《关汉卿》、《中

国古代戏曲名著简论》、《韩愈传》、《公安派研究》、《古文百篇译注

讦》等10余种。)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