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粤赣湘边纵队史

[精彩书屋]


  作者:
 

                        序  言
                   中共惠东县委书记  陈幼荣


    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在惠东安墩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

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和东纵、边纵惠东县老战士联谊会合编《粤赣湘边纵

队在惠东》一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热诚地祝贺这部书的出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是一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东江纵队

北撤后留下的小分队和复员人员的基础上,在东江地区重建起来的英雄部

队。这支部队从小到大,在东江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后,解放了东江上游

广大山区,建立了各级县、区、乡解放区政权。1949年1月,粤赣湘边纵队

宣告成立后,立即以解区为后盾,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取得了一个

又一个战斗的重大胜利,为支援和配合南下野战大军解放广东作出了重大

贡献。


    惠东地处广东东江腹地,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早在第一、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惠东就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

抗战时期,惠东尤其是稔平半岛是全省有名的抗日根据地,是东江纵队抗

日杀敌的重要战场;解放战争时期,惠东是粤赣湘边纵队的诞生地和东江

解放战争的策源地。惠东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是和粤赣湘边纵队在惠东

的成长战斗史紧密相连的。


    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北撤时在惠东山区留下了两支武装小分队,以

维护根据地老百姓和东纵复员人员的合法权益。广东国民党当局背信弃

义,向解放区反攻倒算,实行大规模的“绥靖”、“清乡”,对东纵复员

人员和人民群众实行残酷的迫害。复员战士有家不能归,有亲不能投,不

少复员战士和人民群众惨遭杀害。为了粉碎广东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中共

中央立即派方方、林平在香港组建了香港分局,领导华南党组织和留下的

武装小分队坚持斗争。1947年1月,在国民党军大打内战的情势下,惠东

党组织负责人胡施和武装小分队负责人黄友先后到香港,接受中共中央香

港分局关于重建武装和恢复武装斗争的指示。2月,领导江南地区武装自卫

斗争的负责人高固从香港回来后,与胡施、黄友在多祝河坑组建了惠紫人

民自卫大队,与其时建立的惠东宝人民护乡团一并揭开了江南地区解放斗争

的序幕。


    1947年夏秋,领导江南地区武装自卫斗争负责人黄华、蓝造先后率部东

进惠阳、紫金山区与惠紫人民自卫大队一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大

大打击和摧毁了国民党乡村反动政权和地主武装,进一步扩大了惠紫边的军

事斗争,建立了以农会、民兵为主要形式的解放区新政权,打通了江南与江

北、九连三个地区的联系。到1947年底,惠紫边的人民武装已控制了淡水以

东,蓝塘以南,吉隆以北的广大地区。惠东全境除平山等几个由国民党军控

制的据点外,其余均为我军控制,


    1948年2月,中共江南地委成立。3月初,江南地委书记王鲁明及蓝造、

祁烽、刘宣、黄华、刘志远、蓝训材等地委领导人到安墩,集中江南地区各

部队在安墩鹞子岭整编,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支队下辖五个

团,第一团在安墩热汤重组、训练后,担任江南地区机动作战的主力。3月

11日,中共惠紫县委和行使县级政权机构的惠紫行政委员会也在安墩成立。

惠东境内成立了多祝、新庵、安墩、柏寿(今石塘)、松坑、宝溪、高潭、增

光、棠阁、  白花、稔山、  良井、老龙坪等乡政府。惠东解放区已基本形

成,为粤赣湘边纵队在惠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5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党委书记林平,从

香港进入解放区后,亲自到第一线指挥广东的解放战争。6月,广东国民党

当局对江南地区进行疯狂“清剿”。我江南支队在林子的亲自领导下,集中

优势兵力,奋起反击,先发制人,先后发动了沙鱼涌、山子下、红花岭、铁

马关、多祝等战斗,消灭了广东国民党军的1/4兵力,彻底粉碎了宋子文发

起的“清剿”行动,并在决战决胜中逐步发展成为支援广东解放中心的惠紫

五海陆战略基地,使蒋介石的“黄粱美梦”归于破灭。于是,我江南支队机

关安然在根据地内休整。9月中旬,江南支队机关及一、四、五团在宝溪合

水坝召开攻打海丰县城誓师大会。海丰之敌,因得到保十三团助势,对我部

队进行反扑。10月11日,保十三团尾追我支队机关至合水坝,随后就发生了

三家村之战。三家村之战,是国民党军对江南支队的最后一次反扑,自此,

它就再无能力实施对我支队进行有组织的进攻了。


    1948年12月初,中共江南地委在海丰大安洞召开了扩大会议,期间因

受敌骚扰,转移到惠东县安墩黄沙召开。27日,粤赣湘边区党委在黄沙小

学召开了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九连山五岭和惠紫五海陆两大战略基地的

构想,强调“前者可破坏广东之敌据守的五岭防线,迎接野战军南下广

东;后者可完成路东数十县的首先解放,成为支援解放广东的中心”。会

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决定批准成立中国

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对东江各地的部队进行改编,江南支。队改编

为东江第一支队。边纵和东一支两个司令部都设在安墩,东一支在惠东境

内部署了第四、七、八三个团捍卫着指挥中心的安全。1949年2月1日,东

一支在安墩打醮埔召开了规模空前的万人大会,隆重庆祝粤赣湘边纵队成

立。随后,边纵连续向国民党军发动了春季和夏季攻势,解放了东江上游

11个县的广大新区,真正成为支援解放广东的中心。


    惠东是一块光荣的沃土,它有光辉的过去,更有美好的未来。《粤赣

湘边纵队在惠东》一书,忠实地记载了粤赣湘边纵队在惠东的组建和发展

的战斗历程,生动地再现了边纵部队和惠东人民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

牺牲,团结战斗的历史画卷,热情讴歌了革命先辈临危不惧,英勇奋斗的

献身精神,使人读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深感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翻身解

放来之不易。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对惠东全县人民建设美好的新生活将是

一个极大的鼓舞。正如一位诗人在一首诗中写道:“伏虎当年创义军,东

江解放树奇勋。沙场血染繁花茂,南国飘香满园春。后辈忠诚扶社稷,老

兵未息做后盾。跨纪征帆航万里,定听凯歌再奏闻。”我衷心地希望全县

共产党员和各界人民群众及青少年朋友们,通过认真阅读这本新书,从珍

贵的历史经验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无

私奉献精神,继承革命遗志,振奋时代精神,下定决心,花大力气,努力

把我们惠东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