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壮志歌

[精彩书屋]


  作者:东江纵队、两广纵队创作
 

                            序


                            黄文俞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有人以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州、香港等大

城市沦陷以后,广东便没有文艺。其实不然。广东文艺的中心是在东江纵队

活动地区,在东江抗日游击根据地。希望研究广东文艺史者不要忽视这一

点。现在摆在案头的手稿,都出自东纵文艺战士手笔,忆述了当时情景,

就是为此提供了最实在的史料。这支人民军队创建之初,曾经历过十分艰难

困苦的时期,然而从那时起,就有抗日的、进步的、革命的文艺活动。到了

1943年冬,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后,创建了以罗浮山区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文艺活动就蓬勃发展起来。东江南岸有“东流”剧团,“铁流”政工队,北

岸有“拖拉机”政工队和鲁迅艺术宣传队,成为文艺战线的骨干队伍。其他

以支队为单位的游击地区,文艺活动也相继兴起。日寇投降前夕,东纵奉中

央命几次挥军北上,文艺活动也随之开展到粤北。这就形成一个特点:部队

打到哪里,文艺活动开展到哪里。


    从这部小册子中,人们看到:当时文艺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歌咏和戏剧。

说到其它形式的文艺创作,由于斗争环境的限制,和服务对象的关系,专门

家也无余暇去从事,所以数量较少,有所创作,也仅限于革命歌曲、多幕

剧,独幕剧、以及活报和山歌,以供文艺团队演出之所需。但是,  如果以

此而对东江根据地的文艺加以忽视,认为无足挂齿,那就不敢苟同了;说得

重一点,那是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文艺,是为工农兵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的文艺,是直接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再者,我们的文艺团队担负着发动群

众,武装起来,打击敌人,减租减息,建立政权等庄严任务,而以开展文艺

活动作先导。 由此言之, 东江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艺,  的而且确地有如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所说的,是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

务,并且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

”奋斗在文艺战线上的文艺战士的业绩,已写在东纵史册上.这本小册子。

编辑于1992年,即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成

书出版于1993年,即东江纵队成立50周年。

此书的编辑,出版,就是东纵文艺战士为纪念“两个50年”献上的礼物.


                                              1992年8月15日
  

‘这是《硝烟曲·东江纵队文艺工作掠影》的序,亦用作本书序言。 


                                                    编者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