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论东江纵队

[精彩书屋]


  作者:
 

                     论东江纵队


                         曾  生  王作尧


    1988年12月2日,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45周年。


    东江纵队是中共广东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创建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

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东江纵队在党中央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广

大人民群众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一万一千余人的人民抗日武装,在远离党中

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处于敌伪和国民党顽固派分割、

包围、夹击的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同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等兄弟部队一起,

高举抗日旗帜,坚持在华南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

深入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和韩江地区,英勇打击敌人,控制着数百里的

海岸线和通往香港的交通要道,威胁着敌占大城市广州,香港,抢救了大批

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国际友人和盟军武装人员,积极配合全国抗日

战场和盟军对日反攻作战,在东江和北江广大地区,建立了总面积6万余平方

里,人口450万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成为威震南疆、中外共知的华南抗日

武装。党中央对东江纵队曾给予高度评价,称东江纵队、琼崖纵队“是广东

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①朱德同志在党的 “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一一

《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相提并称,

称之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②抗战胜利后,在党中央、南方局的领导

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达一年针锋相对的斗争,粉碎其妄图消灭我东

江纵队的阴谋,胜利北撤山东,实现了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

国战略总方针的要求。留下的部份队伍,在粤赣湘边广大地区,坚持武装斗

争,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东江纵队为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

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江纵队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壮大,成为华南地区

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首先,是在于它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强有力的政治工

作。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东江纵队能够保持人民军队和能够发展壮大的根

本保证。东江纵队的前身,是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

击大队。这两支部队都是广东党组织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建立起来的。

    1939年春,遵照党中央关于“利用国民党政府的命令到处组织自卫军,

发展人民抗日武装”的指示精神结合广东的特点,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形式,把部队分别改编为第四战区第三、第四游击纵队属下的新编大队和

第二大队。1940年8月,又根据党中央指示,部队从海、陆丰回到东、宝、

惠敌后地区,根据独立自主原则,把曾、王两部原来的“新编大队”和

“第二大队”的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直至1943年12月,成立

东江纵队,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自始至终都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在创建初期,部队就直接在广东省委和东南特委的领导。东移海陆丰回来

后受东江特委的直接领导,东江特委书记林平还直接兼任部队的政委。在

组织方面,不论在初创时期,还是部队番号的改变,都建立和键全各级党

组织,大队设总支,连队设党支部,班设党小组,从而保证了东江纵队在

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东江纵队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军

的政治优势。东江纵队从创建开始,就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实行政

治委员制,建立了一套政治工作机构和制度,纵队设政治部,支队设政治

处,中队设政治指导员,小队设政治服务员i班设政治战士,负责思想政治

工作。部队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全体指战员,组织全军学习《古田会

议决议》、《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

整风运动,从而使东江纵队建设成为一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把我军全体指战员教育培养成为有高度政治

觉悟和高度自觉纪律,具有压倒一切敌人,不怕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慨的部

队,这就是东江纵队在强大敌人面前,打不垮,越战越强的根本原因。


    其次,在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战

略方针。抗战开始,党中央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弱国反抗强国入

侵的民族解放战争,其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国家和民族

的独立和解放。因此,只有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我

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才能坚持持久的抗战,争取抗战的胜利。东江纵队从它

初建时期开始,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在东江广大地区放手

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团结各阶级、各阶层人士一起抗战,建立民兵、抗

日自卫队以及农抗会、妇女会等群众武装及抗日群众团体,形成全民的抗

战。我军在武装群众的基础上,也得到迅速发展,从创建时200余人,在一

年多时间迅速发展到?00余人,打开了东江地区的抗日战争的局面。 

    由于在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国内矛盾降为次要矛盾。党中

央为了保存和发展党和人民军队,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在敌后放

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只有

坚持在敌后抗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才能不受国民党的任何限制和约束,独立自主地大力发展人民装。反之,如

果我们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展力量,那就不仅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而

且会被国民党所消灭。东江纵队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1940年春,国民

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波及华南地区时,由于我们对党中央坚持敌后

抗战的战略方针缺乏深刻的认识,加上对形势错误估计,离开惠、东、宝敌

后,东移国民党统治区海陆丰,因而遭受严重挫折。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

及时发来了“五()"指示,明确指示部队必须重返东、宝敌后,坚持敌后抗

战,不怕打磨擦仗,才能生存和发展。我们坚决而又迅速地贯彻执行了党中

央的指示,重返东、宝敌后,并根据东江地区抗日形势的特点,制定了一系

列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保证了党中央战略方针的贯彻执行。此后,东江纵队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毫不动摇地实行党中央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方针,

在东、宝、惠敌后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底~1942年,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

对我军和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夹击,部队被分割包围在莞太、宝太两公路

侧的狭小地区,形势非常险恶。但是,我军仍然坚持在惠,东、宝敌后顽强

地开展游击战争,并派出部队挺进港九敌后和大亚湾、大鹏湾沿海地区开辟

新的敌后战场,打击敌人。这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发展了自己。东江纵队

胜利地渡过难关,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到1943年,东江纵队成立时,

部队扩大到3千人。1944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日本帝国主义

妄图依靠中国大陆进行垂死挣扎,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

党中央科学地分析了华南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指示广东省临委和军政委员

会,东江纵队,提出了“向北发展,创建五岭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广东党

组织和东江纵队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先后召开了土洋会议、罗浮山

会议,制定一系列挺进粤北,创建五岭根据地的部署,组建了北江支队、西

北支队挺进粤北,随后部队继续北进。虽然由于抗日战争胜利形势的变化,

未能建立五岭根据地,但把我东江纵队的作战范围扩大到北江地区,发展了

革命力量,迅猛地扩大了部队,到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我

军已是一支拥有一万一千余人的强大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充分证明

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战略方针,  是战胜困难、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在于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强敌入侵,必

须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必须建立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但是,由于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不同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因

而在统一战线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坚持反共反人民立场的国民党顽固势力,在对敌斗争中表现为动摇、妥

协,而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则仇视、恐惧,力图限制、削弱乃至消

灭。因此,党中央制定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就是坚持党和

人民军队的独立自主原则,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必须执行发展进

步势力,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孤立和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而发展

进步势力,壮大人民力量是这三者的中心环节。在反对顽固势力的斗争中,

则必须采取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和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坚持

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战

线,才能保证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也才能坚持抗日,争取胜利。东江

纵队是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的。从初创时期开始,

我们团结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国民党地方实力派,

参加抗日斗争,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下,灵活地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

编了部队,发展了部队,在抗日根据地内成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了“三

三制”政策,吸收了一批地方开明人士参加民主政权,对于国民党顽固派的

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本质,我们是有认识的,保持了阶级的警惕性,多次识破

广东国民党顽固派妄图借机消灭我军的罪恶阴谋,免遭其暗算。但是,由于

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交错在一起,出现极其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在反顽斗

争中曾有过曲折和教训。1941年9月.和1942年青,广东国民党顽固派大举

“围剿”东宝根据地,重点先是东莞而后宝安。由于我们对其进攻估计不

足,准备不够,兵力悬殊,加上战术上的失误,致使我军陷于被动地位,给

部队和根据地带来了损失。正当我军和根据地军民处于严重困难被动的时

候,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同志发来了指示,指出余汉谋对我是势在必

打,志在消灭,对国民党顽固派不能存有任何幻想,必须与其展开针锋相对

的斗争。这又一次为我们指明了反顽斗争的方向。我们遵照党中央的指示,

对全体指战员进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教育,特别是加强阶级教育,

从而提高阶级警惕性,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使我军迅速改变了被动地位,

开创东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我军也在斗争中得到迅速的发展。


    第四,在于依靠群众,坚决保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广大群众的拥

护。东江纵队之所以能够在强敌面前胜利发展壮大,就是它紧紧同人民群众

站在一起,依靠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的支持,是东江纵队力

量源泉。我军之所以能够在敌人后方闹得天翻地覆,就是因为有人民群众这

个铜墙铁壁。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是抗日的部队,所

到之处,英勇杀敌,铲除汉奸,肃清土匪,保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废除国民

党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组织生产自救,减轻人民的负担,改善群众生

活,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参政议政,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此

外,我军每到一地,都紧紧和群众在一起,组织农抗会、自卫队、妇女会以

及;读书会、识字班等抗日群众组织。这就大大地提高人民群众抗日的积极

性,深深地认识到我们是他们的子弟兵,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抗日部队,从而

从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我军,这就使我军能够得到来之不尽的兵员和可靠

的物质来源。这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第五,在于实行以游击战为主的作战方针。由于敌强我弱以及由此而产

生的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确定我军的正确方针是

“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⑧这是因为,在敌我

力量悬殊的条件下,要战胜强大的敌人,不应当同敌人硬拼,否则必将使自

己遭受严重的损失和挫折。只有实行游击战争,才能充分动员和高度发挥我

军的优势,才能在战争中壮大发展自己,消耗和削弱敌人,逐步改变敌我力

量的对比,最后战胜敌人。东江纵队坚决实行党的游击战争的作战方针,并

根据东江地区平原河网交通方便,敌人调动迅速特点,在战斗中形成了一套

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术,成为战胜敌人、保存和发展自己的重要手段。我军在

作战中,巧妙地运用麻雀战、伏击战、夜战,海—E游击战、爆破战等,不

断袭扰、伏击、袭击敌人,粉碎日伪顽大规模的“扫荡”、“围剿”。我军

还根据“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及“集中消灭敌人,分散发动群众”的

游击战原则,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当敌主力合围我时,就避敌之锋

芒,主力跳出包围圈,在外线活动,出击敌之据点,破坏其交通线,迫使进

入我根据地之敌回援,从而粉碎敌之“扫荡”。1943年11月下旬,日军对我

东莞大岭山区发动“万人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我军主力。我军趁黑夜分三

路胜利突围,跳出外线,分散活动,积极打击敌人,炸毁桥梁,破坏敌之交

通及联络,迫使“扫荡”我大岭山根据地之敌撤走,从而粉碎了“万人扫

荡”。当斗争需要时,我们又适时集中力量歼敌。1942年6月,为了打破国民

党顽固派要在三个月消灭我军的计划和恢复巩固大岭山根据地,我军集中两

个大队兵力,从宝安阳台山挺进东莞大岭山,狠狠打击了侵入我根据地顽军

杨参化大队。这次战斗,粉碎了顽军妄图要在三个月消灭我军的计划,大振

我军军威,扭转了反顽斗争的局势。


    东江纵队、在坚持游击战争中,十分重视建立和巩固根据地。这是因为

我们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长期和残酷的战争,要坚持游击战就必须建立

根据地。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自己、消灭

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军每到一地,就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在战胜敌

人、建立群众武装的基础上,建立根据地(或游击区),成立民主政权。从

1940年9月建立东莞大岭山、宝安阳台山两大根据地起,先后建立了惠阳坪

山、增城油麻山、港九游击区,及后来建立的罗浮山根据地、北江根据地

等。这些根据地都成为我军坚持游击战争的可靠基地。


    东江纵队在坚持游击战争中,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由于

敌后游击战争处于敌人分割包围状态,而且斗争环境复杂,情况多变,需

要我们迅速作出反应和决策。因此,我们根据上级总的战略意图和方针、

政策,以及当地斗争形势,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下定决心和决定政策。

如1941年12月,  日军攻占香港九龙,我们根据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及“敌

进我进”方针,及时派出部队进入港九,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游击基地。

这不仅开辟了新的敌后战场,扩大了我军回旋余地,而且为后来抢救爱国

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作好了武装护送、生活照顾等准备了重要条件。由

于敌后游击战争处于敌人的分割包围和严密的经济封锁的情况下,枪支弹

药,经济给养都极其困难。但是,我们发扬了自力更生精神,没有武器,

发动群众捐献,从敌人手中抢夺过来武装自己,组织军民开展生产,厉行

节约,以解决军民用。正是由于我军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边战斗边生

产,从而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战胜了严重困难,坚持了长期的游击战争


    东江纵队的历史充分说明,它的广大指战员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

革命战士。他们为了祖国的生存,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不怕牺牲,

英勇奋战,用鲜血谱写出东江纵队的光荣历史。东江纵队的光荣革命传统

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力量

源泉。

      注  释:
    ①1944年7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给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的贺电。
    ②《朱德选集》,第186页。
    ⑧毛泽东:  《论持久战》,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31页。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