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网站

热线联系

 

 



东纵北江支队战斗历程

[精彩书屋]


  作者:
 

                            前  言


    北江支队,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占领粤汉铁路南段时,由东江纵队按

照中共中央指示派出的一支挺进北江地区的抗日队伍。它在粤北重镇韶关市

东南,以北江东岸英德县东部地区为中心,建立了英(德)翁(源)佛

(冈)新(丰)曲(江)边的抗日根据地,东自英德县的青塘、白沙,西至

粤汉铁路的英德县的望埠、沙口,南起佛冈县的烟岭和新丰县的遥田,北至

曲江县的马坝,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长约75公里,成为东江纵队联系粤北

的军事要地。1938年10月日军古领广州后,国民党在广东的政治中心就转移

到韶关。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和中共广东省委领导机关,也先后于同年10月

下旬和11月底迁到韶关。粤北重镇韶关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的政治中心。

北江支队活动的这个地区由北到南纵贯粤汉铁路南段以东、广(州)韶

(关)公路和北江东岸,控扼粤北水陆交通的咽喉,是插在广州和韶关之间

的战略要地。境内的中间地带是海拔900多米,周围达50公里的三山、  温塘

山、溪头山,由南向北连绵延伸的高山峻岭,峰峦重叠,地势险要,将整个

地区分隔为东西两部分,滃江河自东向西穿流入北江,滃江两岸为丘陵地,

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


    北江东岸地区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很多县已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工农运动蓬勃发

展,部分农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北江地区工农骨干在共产党

的领导下发动了北江武装暴动,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英德县于1926年初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农会会员发展到8000多人,并

建立了农民武装。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事变后,北江武装暴动首先从英

德开始,工农武装占领英德县城,成立了英德县工农兵政府委员会。英德农

军200多人北上,一部分人参加南昌起义和配合广州起义,一部分留在英德

继续坚持斗争。1928年举行潭洞暴动。1931年4月又举行了鸡麻湖暴动,成

立了丰霖乡苏维埃政府。同年7月l5日又举行了鱼湾暴动,在鱼湾成立了英


德县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爆发后,英德党组织领导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并

用国民党县政府的名义,组建了由共产党领导的集结自卫中队。


    曲江县于1925年底建立了中共曲江县支部,领导农民武装镇压反动地

主,许多韶关农校农军随军北伐。1927年“四一五”事变后,曲江200多农

军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领部分起义军转战到曲江

县犁铺头。1927年12月22日,曲江县西水农军在朱德部队一个连的支持下

发动了暴动。朱德曾派部队支援被围困在清水塘的农军战斗。抗日战争爆

发后,曲江抗日救亡活动迅速发展。


    清远县于1925年5月成立中共支部。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底清远农军

在花县农军支援下,一度占领清远县城。


    翁源、佛冈、新丰、始兴等县,在大革命时农民运动都有较大的发展。

大革命失败后,佛冈县有数十人参加了广州起义。北江地区的农民暴动先后

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但仍然坚持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些地区的

共产党组织领导广大群众组织抗日团体,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翁源、佛冈,

新丰、始兴县的中共党组织都组织了一部分抗日武装。北江地区中共党组织

在1942年遭到破坏,遵照上级党的指示停止活动,到1944年又恢复活动。


    抗日战争后期,侵华日军于1945年初占领韶关、  曲江、  英德、清远

等北江地区。东江纵队派出北江支队挺进北江东岸,会同当地党组织和抗日

武装,与敌、伪、顽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建立了北江东岸广大地区的

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并牵制了敌人。在日本投降前后,北江支队在艰难

的条件下,英勇地抗击国民党顽固派优势兵力的进犯,在一定程度上牵制、

阻滞了国民党顽军对东江地区的进攻;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实行分散活动、

坚持斗争的方针,不仅保存了部队,而且取得了新的发展。1946年6月,北

江支队部分人员北撤山东的同时,留下了一部分武装,在北江、粤北地区坚

持斗争,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北江地区的胜利,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广东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北江支队在广东抗日战争和广东人民武装斗争的历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东江纵队纪念网站  电 话:86-139 0293 8869
您是本站第 位客人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客家文化协会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粤ICP备20048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