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
广东现在是执行停战令受到阻碍的唯一地方。该地国民党军队自停战令公布以来,一直不断地进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在执行小组已到广州以后,该战区司令张发奎还拒绝承认共产党的地位,继续派兵向这一支对同盟国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事业卓著功勋的队伍进攻。民国廿七年十月,日寇侵陷广州的时候,产生了第一支广东的抗日游击队,当时的参加者,有香港的工人,有当地农民、学生,也有过去散布在东江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开始这支队伍只有一二百人,他们的武器多是来自民间及溃退军队所遗弃的。但那时他们巳经能够威胁迫退惠阳守城之敌,使当地人民抗日情绪大大地受到鼓舞。二十八年,队伍挺进到广九路两侧,又与宝安、东莞等地由共产党东莞县委王作尧同志所领导的一支游击队会合。民国三十年,这两支队伍编为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对于这支新生力量,日寇曾发动了连续的"扫荡" ,但都被他们击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人进攻香港,东江游击队即以积极行动,配合英军进行香港保卫战。除不断出击广九路以外,更挺进九龙,袭击敌人后方。当时香港一带盛传中国军队进入深圳,就是指这个部队。香港沦陷后,东江游击队更出生入死,
抢救沦陷区的国际友人、国民党军队的官员以及同胞、侨商等。那时他们功绩不仅为当地人民所目睹,而且为国际友人所称道,一九四四年七月份,"美亚杂志"有一篇《东江游击队与盟国太平洋的战略》一文内称:"当香港沦陷时,游击队立即派人到'新区'将难民与供应品运出香港。至一九四二年三月,他们巳营救出几千人,内有中央政府驻香港的代表陈策将军、广东军区中国军司令官余汉谋的夫人、国民党官员、美国官员、香港大学的教职员和很多中国的政治工作人员与新闻记者及其他人士。"
民国三十二年后,敌对东江游击队力量的生长,更感害怕,当时敌寇除了把广东绥靖军的兵力由两师扩大至五个师以外,并从华中、华北抽调一部分兵力到华南,进行更频繁的"扫荡"、"清剿"。这一年战斗是频繁、激烈的。大的战役如万人的扫荡东莞,十余路日寇合击宝安沿海地区,五千人的围攻中山等等,但终于为我所击退民国三十三年春,敌寇开始"清乡",以五十七旅团主力配合伪绥靖军四个师集中广九路两侧向我东莞保安地区"清乡",并成立所谓"清乡委员会",组织"清乡宣传了。团"、"政治工作团"等配合敌伪武装,进行特务破坏活动。东江纵队此时一面配合当地人民坚持原有阵地,一面以主力挺进敌后交通线展开破击,其中特别是五月廿一日突击九龙市炸毁铁桥之役,使香港九龙敌伪陷于惶惶不安之境地。这样内外夹攻之下,敌伪"清乡"计划不得不宣告破产。
在这时期,东江纵队并在南海一带竭尽努力,营救盟国战友。民国三十三年二月,为救一美国空军人员出险,在九龙与敌激战四昼夜,并接着粉碎了敌海陆军千余人之合围。同年四月上旬,突袭香港,救出了士兵十六名。五月十六日又在香港附近大亚湾救出了五位美国飞机师脱险,并护送他们到了大后方。七月二十七日救出了英国海军上尉左特温,也安全送至后方。美飞机师敦纳尔·W·克尔中尉,是一位被东江纵队搭救出险的亲身经历者,在他归队以后,曾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东江纵队,信内说;"由于你们英勇人民的帮助,我得以安全地愉快地躲藏起来,不被日人发现。我曾亲会你们一些人,表示了我对你们的敬意。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没有会到的,他们在最艰险艰难的情况下工作,以保证我的安全,我现在不能亲会你们中的每一个人,就必须采取目前办法,来感谢搭救我的生命和使我能够工作的你们……"
日本投降后,东江纵队以全力向粤汉沿线敌伪进击,迫使敌伪投降,先后攻克宝安县城及无数大小村镇,解放了数千万同胞。在八年抗战中,东江纵队活跃于广东的沦陷区,积极打击敌伪,先后建立了东江、韩江、始(兴)、佛(冈)、英(德)、翁(源)等广大解放区,总面积约六万余平方里,人口大约四百五十万以上。它的功绩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对于同盟国打败日本法西斯军队的战争,显然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它的地位是必须得到承认的,也是毫无可置疑的,因此,执行部必须立刻制止该地区国民党军队向东江纵队的进攻,以贯彻仃战令在全国的实现。
1946年2月13日《解放日报》
[注]: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包括琼崖纵队、珠江纵队、粤中纵队、南路纵队、韩江纵队。党中央、毛主席把这些部队统称为华南抗日游击纵队。本文写的是东江纵队的功绩,不包括其他纵队。
[ 摘自《广东党史资料丛书.东江纵队史料》]
|